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科技部答問:用好人才評價“指揮棒”,破解學歷與能力之辯難題
2024-02-18 08:49:00
光明日報
作者:

  2023年10月16日,一位老讀者的來信,促成《來函照登 我也說幾句》這個欄目的誕生。老先生關于“學歷和能力能劃等號嗎”的詰問,引發(fā)了一場“學歷與能力”關系之辯。

  4個月來,網上網下,各界讀者來信來函、留言評論,其中,有對社會現象辛辣尖銳的批評——《“第一學歷”歧視藏在“隱秘的角落”》《“洋博士”就比“土博士”牛嗎》《中職生,真的低人一等嗎》;有以切身經歷探求答案的——《考研“上岸”,我卻若有所失》《當工人,怎么就不“香”?》《“土專家”也能搞好科研》;更有對“學歷與能力哪個更重要”科學、理性的思考——《不能拋開學歷說能力》《沒學歷不行 有學歷不夠》《先立后破,消除“學歷歧視”》……

  毋庸諱言,吐槽也罷,爭論也好,大討論的背后,是人們對進一步破除“唯學歷”“唯文憑”頑瘴痼疾的急切呼喚,是對“不拘一格降人才”評價導向的強烈渴求。

  當前,科技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破解“學歷與能力”之辯難題,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能夠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已經取得哪些成效?未來,改革的方向又將是什么?就上述問題,科技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對本報獨家予以了回應。

  問:“學歷和能力能劃等號嗎”的論辯由來已久。在我們的讀者來信中,就有學者指出:“檢視近些年‘破四唯’改革的落地情況,僅就‘唯學歷’現象而言,雖有緩解,但‘沒有學歷都不敢為其能力背書’的情況依然存在?!弊鳛榭萍既瞬旁u價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答:科技人才評價具有“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是人才發(fā)展的基礎性制度,對充分激發(fā)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至關重要。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2018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分別印發(fā)《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對分類健全評價標準、改進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加快推進重點領域評價改革、健全完善評價管理制度、推進“三評”改革等作出系統部署。

  近年來,各部門、各地方積極落實黨中央部署,出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著力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三評”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人才評價方式,推動確立用人單位評價主體地位,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科技人才評價“指揮棒”應有作用得到發(fā)揮,科技人才創(chuàng)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fā),以創(chuàng)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開始形成。與廣大科研人員的訴求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相比,當前科技人才評價還存在落實難、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如分類評價不到位,“破四唯”后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有待進一步創(chuàng)新,科技人才“獲得感”不強,科技人才評價改革仍需進一步深化。

  問:科技人才評價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復雜程度高、改革難度大,關乎科研人才切身利益。作為科技工作主責主業(yè)部門,近年來,科技部在這方面具體落實了哪些舉措?

  答:根據黨中央部署,近年來,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落實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要求,協同推進相關改革舉措落地落實:

  一是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科技部牽頭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工作,于2022年9月會同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按照承擔國家重大攻關任務以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fā)、社會公益研究等4類創(chuàng)新活動提出試點任務,選擇教育部、工信部、水利部、農業(yè)農村部、衛(wèi)健委、中國科學院等部門所屬的21家高校院所和上海、山東、湖北、四川、深圳、南京等6個地方開展試點,推動人才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探索建立以創(chuàng)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體系。

  二是開展“四唯”清理行動。科技部會同教育部等有關部門開展“四唯”清理行動,集中清理評價標準“一刀切”、評價指標簡單量化等突出問題。2020年2月,科技部分別會同財政部、教育部出臺《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關于規(guī)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規(guī)范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探索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等不同類型科研工作建立各有側重的評價路徑。

  三是深入推進“三評”改革。2020年,科技部全面清理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入選科技人才計劃、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中把人才稱號作為評審評價指標的做法,修訂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和指標體系,促進“三評”改革政策落地落實。

  四是推動建立科技人才評價改革長效監(jiān)測評估機制,對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相關重點政策實施情況開展年度監(jiān)測評估,切實掌握人才評價政策落實進展及重點難點問題,發(fā)掘典型案例,研究提出針對性建議,為推進評價改革提供支撐。推進科技人才分類評價規(guī)范標準制定,擬通過制定“科技人才評價規(guī)范”國家標準,有效規(guī)范科技人才評價活動,引導分類評價政策落實落地。

  問:在讀者來信和我們的調研中,對人才評價“破四唯”“立新標”的呼聲格外強烈。近年來,各部門各地區(qū)對于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改革的探索,涌現了哪些好經驗、好做法?

  答:此次試點單位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符合不同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類型的評價模式。例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各類評價活動中,不數文章、不看影響因子、不看經費數量,強調成果質量和價值,對新入所研究人員,6年內不需要接受任何考核,工資為年薪制,并為其配備充足的啟動經費和團隊支持。

  清華大學在評價標準中取消量化指標,將代表作更改為代表性成果,突出質量貢獻要求,優(yōu)化同行專家評審制度,從研究領域、學術品位、質量貢獻等方面對人才開展評價;;鼓勵依據學位論文和多元化學術創(chuàng)新成果評價博士生的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評價依據。

  上海市突出分類健全人才評價標準,對基礎研究人才實行“基礎研究特區(qū)”試點;積極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生物醫(yī)藥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領域推動由領軍企業(yè)等牽頭制定人才評價標準。

  問: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了一體化部署,那么,科技人才評價改革未來方向是什么?

  答:下一步,科技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遵循科技人才發(fā)展和科研規(guī)律,加快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切實發(fā)揮好人才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按照創(chuàng)新活動類型探索構建科技人才分類評價體系,探索構建以創(chuàng)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huán)境,引導各類科技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光明日報 2020-12-29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