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名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詳細介紹
2023-04-10 15:39:4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新加坡留學名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正在準備留學的同學關心的一個問題,那么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感興趣的您趕緊往下了解吧。
作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課程,鼓勵學生選修交叉學科和跨院系的通識課程。國大的14個學院提供從文理到工商、從建筑到醫(yī)學和音樂等多樣化的專業(yè)課程。國大的一個教育特色是與全球最優(yōu)秀的學府合辦具全球視野的課程。它同時也受益于與14所地區(qū)級、18所大學級以及超過80所學院級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中心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密切合作。國大的研究活動以扎實并具備戰(zhàn)略性為特征,與其它機構合作無間的協(xié)作文化形成了國大研究教學的活力泉源。新加坡國立大學活躍于環(huán)太平洋大學協(xié)會(APRU)和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IARU)等國際學術組織機構。國大躋身世界頂尖大學,在技術、生物醫(yī)藥以及社會科學等學科享有國際盛譽。
1、學校簡介
新加坡國立大學最早可追溯自1905年設立的英皇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及1927年設立的萊佛士學院(那時的新加坡是英皇的殖民地),1949年這兩所學院合并成馬來亞大學,后改名新加坡大學。1953年南洋大學在東南亞華人社群的傾力支持下成立,成為新加坡第二所大學。1980年新加坡大學同南洋大學正式合并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學目前已擁有9大學院,共50多個學系,提供高水準的學術課程。此外,學校還擁有9個研究生院、多所研究機構及多個研究中心。
作為新加坡高級人才的培養(yǎng)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每年獲得政府經(jīng)費2.5億新元,到目前為止已得到政府50億新元的投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國立大學迅速發(fā)展,2006年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fā)表的世界大學100強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列第22位。2013年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fā)表的世界大學100強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排名是29位。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是名列全球前30名的,亞太地區(qū)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這里聚集了本地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
國大正致力于發(fā)展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綜合性教學和研究機構。國大的教學和研究以具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環(huán)球視野為特征,為邁向環(huán)球知識型經(jīng)濟體注入活力。
新國大還向海外進軍發(fā)展,分別與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復旦大學合作,設立了三所海外分校。此外,新國大和超過10所中國著名重點大學建立了合作項目,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擁有11個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學位課程的學院、1700名博士、博士后專家與學者和 500名研究人員。這些教職人員均畢業(yè)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主要是歐美名校),保障了教學內容的國際化和教學品質的卓越性。強大的教師隊伍使大學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贊譽。近年來,它在國際高等學府的排名中不斷飆升,已成為亞太地區(qū)倍受矚目的頂尖大學。 除了高水準的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還取得了在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作為本土和外來學者的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為各個領域的專才提供了最先進、方便的研究設施和條件。11個地區(qū)級的研究中心和11個大學級的研究中心遍布校園,創(chuàng)造了濃厚的研究氣氛。這些研究中心與制造業(yè)、IT以及生物科學等產(chǎn)業(yè)緊密合作,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并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新加坡國立大學目前已向海外發(fā)展,設立了三個海外分校:一個是與斯坦福大學合作在硅谷設立的分校,一個是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設在生物谷的分校以及一個與復旦大學合作的分校。
在亞洲《Asiaweek》2002年亞太地區(qū)大學學府的排名榜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整體排名第五,學術排名第三。 新加坡國立大學期望通過提供廣泛教育,以及在課程以外提供選修科的特色,成為東方波士頓。在Asia Inc. 2001年商學院調查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被列為第三名。目前電子商務已日趨普及,大學最近也開辦了電子商務課程。多學科的融合,使學術技能貫穿于各學科之中,成了課程的主要特色。大學的研究課程也對全球在工程、力學和醫(yī)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作出貢獻。例如,由生物工程師、材料科學家、整形醫(yī)生和細胞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發(fā)明了電腦操控的立體支架,可以從病人體內抽取細胞使其生長以取代破損的軟骨,成績顯著。
2、大學排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被眾多排名列為新加坡最好的大學,另外也多次位列亞洲前三位。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3):世界第101-150位之間,亞洲7-14位,新加坡第1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3/14):世界第24位,亞洲及新加坡第一位。
QS亞洲大學排名(2013):亞洲第2位,新加坡第一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2013-14):世界第26位,亞洲第2位(僅次于東京大學),新加坡第一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聲譽排名(2013):世界第22位,亞洲第2位(僅次于東京大學),新加坡第一位。
3、大事記
1905 國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設立的海峽殖民地及馬來亞聯(lián)邦州政府醫(yī)學學校, 它是新加坡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1912年,該醫(yī)學學校改名為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
1928萊佛士學院成立。
1949 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和萊佛士學院合并為馬來亞大學。
1956 華人社群捐款集資建立了南洋大學,簡稱南大。
1962 新加坡和馬來亞聯(lián)邦政府決定將馬來亞大學位于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分支,分別發(fā)展成兩國自治的國立大學。新加坡大學于1月1日成立。
1969肯特崗成為新加坡大學的新校址。經(jīng)過16年的建造工程,所有院系終于在1986年全部遷入新校園。
1980 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于8月8日正式合并成立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總統(tǒng)本杰明·薛爾思(Benjamin Sheares)成為國大首任名譽校長。陳慶炎博士(Tony Tan Keng Yam)兼任校長和新加坡教育部部長。
1981 在薛爾思總統(tǒng)逝世后,新總統(tǒng)蒂凡那(Devan Nair)于5月12日繼任為名譽校長。林彬教授(Lim Pin)于6月1日繼陳慶炎博士后,出任校長。在國大和國際商用機器(IBM)的合作計劃下,建立了系統(tǒng)科學院,標志著學校與工業(yè)企業(yè)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
1985 黃金輝先生(Wee Kim Wee)出任新加坡總統(tǒng)并成為國大名譽校長。
1988 婦產(chǎn)科學系成功進行全世界第一起顯微受精技術(MIST),協(xié)助精子數(shù)量非常少的男士解決不育問題。
1991 連接全校的光纖網(wǎng)絡,NUSNET 于4月11日正式啟用。這個亞太地區(qū)覆蓋范圍最廣的先進校園網(wǎng)絡,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世界上大約三千所教育研究機構連線,大大提高了大學的研究效益。
1992 本區(qū)域大專院校中第一個通過當時最先進的視像會議科技(一種雙向視頻和音頻通訊網(wǎng)絡),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傳送講堂課影像,進行遠程教育。
1993 王鼎昌總統(tǒng)(Ong Teng Cheong)成為新一任名譽校長。由管理學院開始推行學期單元制選課制度。新系統(tǒng)延承英國制的深度和嚴謹治學本質,包括保留小班授課和外來監(jiān)考制,同時加入美國學分制度的靈活性和廣度。這個學期單元制選課制度過后也推廣到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工程學院、理學院和建筑與房地產(chǎn)管理學院。
1997 國大被投選為亞太地區(qū)十大頂尖大學之一。它在一項針對亞洲和澳洲五十所頂尖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排名第四。以學術聲譽來來說,亞洲和澳洲的院校在經(jīng)過互評后,國大名列第二。展開這個問卷調查的是本區(qū)域一份新聞刊
物Asia Week。
1999 納丹總統(tǒng)(Sellapan Rama Nathan)繼王鼎昌先生后,成為新一任的名譽校長。
2000 施春風教授(Shih Choon Fong)接任校長一職。
2001 法律學院成為全世界第一所四度贏得著名的Philip C.Jessup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大獎的法律學院。
2002 醫(yī)療研究人員成功培植出可以安全地使用在病人身上,用來治療如癌癥和糖尿病等病癥的胚胎干細胞,摘下另一個世界第一的頭銜。此項技術完全利用人類細胞而沒有加入任何動物細胞,排除了從動物身上感染疾病的危險性。
2003 國大管理學院被亞洲商業(yè)雜志Asia Inc評為亞太地區(qū)15所頂尖全日制商學院之一,在亞洲地區(qū)中排名第一;同年國大管理學院被授予國際商學院最高榮譽,國際商學院聯(lián)合會AACSB認證,成為達到全世界商學院最高教學和研究標準的學府之一。
2008 陳祝全教授(Tan Chorh Chuan)受命擔任校長。
2009 國大管理學院被授予歐洲管理發(fā)展基金會(EFMD)的EQUIS認證。
2010 設立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以產(chǎn)學研為主導,依托母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研優(yōu)勢,結合國內高新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及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工作。
2011 陳慶炎博士成為名譽校長。
4、校園設施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教育部屬下的一所公立大學。 坐落在新加坡本島西南部的肯特崗(Kent Ridge),校園 面積有150公頃,建筑物的布局依山的走勢而設。 離市中心12公里,距東郊樟宜機場(Changi Airport)30分鐘車程。校園北界是亞逸拉惹高速公路(AYE),南界為巴西班讓路(Pasir Panjang Rd),西臨金文泰路(Clementi Rd),東瀕南波那維斯達路(South Buona Vista Rd)。校區(qū)占地150公頃,前身是殖民地時代英軍駐新加坡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空軍基地。校區(qū)被肯特崗大致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學區(qū),行政樓,和康樂設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學生公寓。校區(qū)毗鄰新加坡科學園(Singapore Science Park)和國立大學醫(y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科研條件十分便利。校區(qū)南臨巴西班讓集裝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區(qū)風光。 校園與多個科技園區(qū)為鄰,如新加坡科學園I 和II,啟奧生物醫(yī)藥研究園和啟匯資訊傳媒園等。
國大校園內有四通八達互聯(lián)網(wǎng),主干速度可達每秒24GB。35,000個有線網(wǎng)絡插口和400個無線網(wǎng)絡發(fā)射器,讓師生能夠在學校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第一手即時資訊。
國大的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館,醫(yī)學圖書館,科學圖書館,許云春法律圖書館,和韓瑞生紀念圖書館,共計1,228,130冊圖書,擁有62345個會員,年外借122萬冊次(2004年6月)。
地理位置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位于肯特崗下段(Lower Kent Ridge Road),位于新加坡西南部,離市中心12公里,距東郊樟宜機場(Changi Airport)30分鐘車程。校園北界是亞逸拉惹高速公路(Ayer Rajah Expressway (AYE)),南界為巴西班讓路(Pasir Panjang Rd),西臨金文泰路(Clementi Rd),東瀕南波那維斯達路(South Buona Vista Rd)。校區(qū)占地150公頃,前身是殖民地時代英軍駐新加坡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空軍基地。校區(qū)被肯特崗大致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學區(qū),行政樓,和康樂設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學生公寓。校區(qū)毗鄰新加坡科學園(Singapore Science Park)和國立大學醫(y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科研條件十分便利。校區(qū)南臨巴西班讓集裝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區(qū)風光。
圖書館
圖書館的基本情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占地34,170平方米,內設4,840個座位,館藏豐富,門類齊全,為教學及學術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源。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由6個部分組成,分別坐落于肯特崗校園內。這6個圖書館皆藏書豐富,積極搜集各種學術研究著作以配合該校各院系的教學和研究之需。館藏最主要書籍有:建筑學、營造與產(chǎn)業(yè)管理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商業(yè)經(jīng)營學、法律學、醫(yī)藥學、牙科學、理科以及工程科技學等。這6個圖書館包括:
1.中央圖書館
這是一所綜合性的圖書館。特藏包括新馬文獻資料、善本書庫及本校出版刊物。為該校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設計與環(huán)境學院、工程學院、楊秀桃音樂學院和國大博學計劃等單位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2.中文圖書館(包括日文資料部)
它主要以配合中文系及日文系教學和研究為目標,除收集中日文文獻資料外,還珍藏海外華人的文獻資料及明清時代的善本及手稿等。
3.韓瑞生紀念圖書館
它的館藏主要配合國大管理學院的教學與研究。以商業(yè)管理、財務方面的文獻資料最為豐富。
4.許春裕法學圖書館
它的館藏主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英格蘭等地區(qū)法律方面的文獻資料,其中國際公法及國際貿(mào)易法的收藏尤其豐富,主要支持與配合法律學院的教學與研究。
5.醫(yī)學圖書館
宗旨是配合醫(yī)學院及牙科學院的教學和研究,主要以生物醫(yī)學為主,并特藏新馬醫(yī)學資料庫。
6.科學圖書館
主要配合理學院和計算機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藏有生物科學、化學、電腦科學、數(shù)學、應用統(tǒng)計、材料科學及物理等方面的文獻資料。
5、海外發(fā)展
新國大向海外進軍發(fā)展,分別與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復旦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等合作,在美國、中國、瑞典、印度及以色列設立了七所海外分校,在中國蘇州設立了唯一的直屬蘇州研究院。此外,新國大和超過10所中國著名重點大學建立了合作項目,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重慶大學等。
6、歷史發(fā)展
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于1905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且最賦聲望的大學,也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國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設立的英皇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和1927年設立的萊佛士學院。這兩所學院于1949年合并為馬來亞大學,并在1962年改名為新加坡大學。1980年8月,新加坡大學和1956年成立的南洋大學正式合并成立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學擁有11個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學位課程的學院、1700名博士、博士后專家與學者和500名研究人員。這些教職人員均畢業(yè)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主要是歐美名校),保障了教學內容的國際化和教學品質的卓越性。強大的教師隊伍使大學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贊譽。近年來,它在國際高等學府的排名中不斷飆升,已成為亞太地區(qū)倍受矚目的頂尖大學。
7、專業(yè)課程
建筑學 Architecture
文科及社會科學(提供18個專業(yè)) Arts & Social Sciences (Offering 18 Majors)
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
商業(yè)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商業(yè)管理(會計)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with Accounting
化學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計算機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計算機科學(提供6個專業(yè)) Computing (Offering 6 Majors)
牙科 Dentistry
電力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工程學 Engineering
工程科學 Engineering Science
環(huán)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工業(yè)設計 Industrial Design
工業(yè)系統(tǒng)工程 Industrial & Systems Engineering
法律 Law (Graduate LL.B. Programme)
材料科學及工程 Materials Sciences & Engineering
機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醫(yī)學 Medicine
護理學 Nursing
藥劑學 Pharmacy
工程及設備管理 Project & Facilities Management
房地產(chǎn) Real Estate
自然科學(提供15個專業(yè)) Science (Offering 15 Majors)
Faculties and SchoolsCourses Available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人文社會)中文、中文研究、傳播和新媒體、經(jīng)濟學、英文、英國文學、歐洲研究、地理、歷史、日本研究、馬來西亞研究、哲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社會學、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劇場研究
Business (商科)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經(jīng)營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ccountancy) (經(jīng)營管理【會計】)
Computing (計算)通信和媒體、計算生物學、計算工程、計算科學、計算(商業(yè)或技術焦點)、電子商務、信息系統(tǒng)
Dentistry (牙科)牙醫(yī)專業(yè)
Design and Environment
(設計和環(huán)境)建筑學、建設學、工業(yè)設計、工程與設備管理、房地產(chǎn)
Engineering (工程)工程學、生物工程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計算機工程、電機工程、工程與技術管理、工程科學、環(huán)境工程、工業(yè)和系統(tǒng)工程、材料科學工程、機械工程。
Law (法律)法律專業(yè)
Medicine (醫(yī)學)醫(yī)學、護理
Music (音樂)表演(交響樂器) 、創(chuàng)作
Science (科學)應用化學、應用數(shù)學、化學、計算生物學、食物科學和技術、生命科學、數(shù)學、藥劑學、物理學、數(shù)量金融學、統(tǒng)計學。
8、院系設置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設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理學、工學、商學、法學、建筑學、計算機學、楊潞齡醫(yī)學院和楊秀桃音樂學院。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東亞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校園內還分布著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所(TLL)和屬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or A*STAR)的數(shù)據(jù)存儲研究所(DSI),信息研究所(I2R),材料研究和工程研究所(IMRE),分子細胞生物研究所(IMCB)等高級研究機構。
國大目前設有9個學院,共50多個系科,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并具有淵博學識的本科畢業(yè)生。國大也設有7個研究生院,提供高水準的研究生課程。除此以外,國大也設有多個地區(qū)級和校級研究院和研究中心,從事研究開發(fā)工作。 9個學院 和7個研究生院 是: 文學與社會科學院,測繪、建筑及地產(chǎn)學院,商業(yè)行政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工程學院,醫(yī)學院,牙醫(yī)學院,電腦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研究院,商科研究院,理科研究院,工程研究院,建筑環(huán)境研究院,醫(yī)學研究院,牙醫(yī)研究院,師資和學生。 國大擁有超過2400人的高素質教學與科研隊伍,其中包括88名教授和525個副教授。超過一半的師資人員擁有博士學位。國大目前本科生超過19200人,而研究生則超過7900人。
9、教育特點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學語言是英文,并采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她采用了學分制和投標選課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進行選課搭配的指導。她采用了英式的5分制和榮譽學位制,根據(jù)學生的綜合累積分(CAP, Cumulative Average Points)授予不同等級的本科學位。除了工科,醫(yī)科等少數(shù)專業(yè)外,本科階段學制一般為三年,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加讀一年以獲得榮譽學位。本科學位分為一等榮譽,二等甲級榮譽,二等乙級榮譽,三等榮譽,及格等。一個優(yōu)秀的榮譽學位通常與更高的就業(yè)起薪掛鉤,這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鼓勵學生在本科三年級參加實習或交換生計劃,為與以后就業(yè)或深造打下基礎。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兩個導師,一個在所屬院系,一個在相關的研究所甚至私人企業(yè)。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使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各個院系的畢業(yè)生在就業(yè)市場上廣受歡迎。除了學習和科研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例如,社團、義工、興趣小組等。在新加坡,課外活動積分(CCA Point)的高低,和課業(yè)表現(xiàn)同為雇主招聘時的參考標準。
通過上文的內容介紹,大家對“新加坡留學名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家是不是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呢?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詳細、更多的相關內容,則可以繼續(xù)關注本頻道,也可以向本頻道咨詢。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