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畢業(yè)論文格式及要求
2023-11-0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學考試即將來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自考本科畢業(yè)論文格式及要求,供參考。
自考論文格式
1、第一頁為論文封面,包括中英文論文題目、畢業(yè)生姓名、所屬院(系)、所學專業(yè)、學號(自考生填準考證號)、指導教師姓名、完稿時間、成績。
2、第二頁為論文概要(200字左右)和關鍵詞(3一5個)。
3、第三頁為論文目錄。
4、第四頁起為論文正文。正文內(nèi)容一般包括前言、論文主體、結論;正文后應附注釋(引語、必要的專用名等)和參考書目(一般應不少于3本),參考書目應詳細列明書名、作者、出版地點、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自考本科畢業(yè)論文格式及詳細要求
1、封面及論文題目
使用學校統(tǒng)一格式。論文題目宜小不宜大,題目要對論文的內(nèi)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簡明、易讀。
2、目錄
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名稱及對應頁碼,附錄、參考文獻、后記等的對應頁碼。
3、摘要、關鍵詞
摘要應簡要說明畢業(yè)論文(設計)所研究的內(nèi)容、目的、實驗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摘要的詞匯和語法必須準確,一般為150-300字。
關鍵詞: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nèi)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xiàn)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zhì)意義的詞語,一般為3-6個。
4、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引論(引言)、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正文的各個章節(jié)或部分應以若干層級標題來標識。
引論(引言):簡要說明本項研究課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本項研究的前人研究基礎,及其深入研究方向、技術手段。
正文要符合一般學術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畢業(yè)論文字數(shù)不得少于3000字。論文應文字流暢,語言準確,層次清晰,論點清楚,論據(jù)準確,論證完整、嚴密,有獨立的觀點和見解。
論文內(nèi)容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涉及到他人的觀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或計算公式的要有出處(引注),涉及到計算內(nèi)容的數(shù)據(jù)要求準確。
數(shù)字標題從大到小的順序?qū)懛☉獮椋阂弧?一)1、(1)①??。(可根據(jù)具體學科要求而定)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參考文獻要寫明作者、書名(或文章題目及報刊名)、版次(初版不注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序號使用[1],[2],[3]??。中譯本前要加國別。
示例:[序碼]作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頁。
[1]張曉風。中國經(jīng)濟狀況,北京:經(jīng)濟出版社,1983:273-275。
6、論文的結構與行文
(1)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論)三段式的邏輯結構為論文的基本構成原則。
(2)論點:是作者對題綱研究后產(chǎn)生的見解、主張和思想。論點要有鮮明的立場和思想性,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哲學觀,一般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針對性。
(3)論據(jù):是作者用來證明觀點真實性的根據(jù),為此,要求所用論據(jù)要真實充分、典型。用社會實踐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和數(shù)據(jù)。語言類論文原則上要以原文的語料為論據(jù)。
(4)論證:是作者用證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要求論證準確、適當,論文過程應有符合邏輯,科學、嚴密、有力、表述嚴謹,準確。
(5)畢業(yè)論文說明方法:應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揭示事物的特征、本質(zhì)及其規(guī)律性,可采用分類、舉例、描寫、比喻、對比數(shù)字數(shù)據(jù)等方法。
7、論文(設計)打印格式
(1)打印紙張
論文(設計)采用A4規(guī)格的紙張打印。邊距規(guī)定:左邊距2、5cm,右邊距及上下邊距2cm。
(2)字體、字號
論文題目——黑體二號
“摘要”字樣——黑體小四加粗
摘要正文——華文楷體五號
“關鍵詞”字樣——黑體小四加粗
關鍵詞——宋體五號
第一層次的題序和標題——黑體小三號
第二層次的題序和標題——黑體四號
第三層次的題序和標題——黑體小四號
第四層次正文——宋體小四
頁碼——小五號居中
參考文獻——黑體四號
參考文獻內(nèi)容——小四號仿宋體
畢業(yè)論文第一次答辯成績及格,能再寫一次么
能。只要你在下一次答辯時能取得優(yōu)良的論文成績,就不影響申請學位。即使你論文成績?nèi)〉昧藘?yōu)良,有意再做,也是可以的。但畢業(yè)以后就不能再做了。
學員答辯要注意的問題
學員要順利通過答辯,并在答辯時真正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辯前充分作好準備外,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辯的要領和答辯的藝術。
(一)攜帶必要的資料和用品
首先,學員參加答辯會,要攜帶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學校規(guī)定:在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后,學員可以準備一定時間后再當面回答,在這種情況下,攜帶論文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在回答過程中,也是允許翻看自己的論文和有關參考資料的,答辯時雖然不能依賴這些資料,但帶上這些資料,當遇到一時記不起來時,稍微翻閱一下有關資料,就可以避免出現(xiàn)答不上來的尷尬和慌亂。其次,還應帶上筆和筆記本,以便把主答辯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見解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以減緩緊張心理,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師所提問的要害和實質(zhì)是什么,同時還可以邊記邊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緊張
在作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大可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樹立信心,消除緊張慌亂心理很重要,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也答不上來。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xiàn)。而自信心主要來自事先的充分準備。
(三)聽清問題后經(jīng)過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辯老師在提問題時,學員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并將問題回答略記在本子上,仔細推敲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要害和本質(zhì)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斷清楚,可以請?zhí)釂柪蠋熢僬f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zhí)釂柪蠋熥鲂┙忉專蛘甙炎约簩栴}的理解說出來,并問清是不是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再作回答。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問。答到點子上。
(四)回答問題要簡明扼要,層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后,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作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要猶猶豫豫?;卮饐栴},一要抓住要害,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后不得要領;二要力求客觀、全面、辯證,留有余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等。